色织布瑕疵品识别指南
参考资料
色织布瑕疵品识别指南
色织布常见瑕疵识别指南
(按瑕疵类型分类)
一、纱线问题类瑕疵
粗节纱
特征:布面局部纱线明显粗于正常部分,呈短粗节状。
成因:纺纱过程中纤维聚集不均。
判定:长度>2cm 或影响花型连贯性即为疵点。
细节纱
特征:纱线局部变细,导致布面薄透、强度降低。
检验方法:透光观察或手指轻刮感知厚度差异。
二、织造结构类瑕疵
断经/断纬
断经:纵向缺少纱线,形成缝隙。
断纬:横向缺少纱线,布面呈带状稀薄。
特征:
紧急处理:织机立即停机修复。
跳花(组织错误)
特征:花纹错位或局部纹路紊乱。
多发场景:小提花、复杂格型面料。
纬斜/纬弧
纬斜:纬纱与经纱不垂直,呈直线倾斜。
纬弧:纬纱呈弧形弯曲。
特征:
测量:倾斜率>3%需返修(国标FZ/T 13007)。
百脚(双纬/缺纬)
双纬:同一梭口误入两根纬纱,布面凸起。
缺纬:整条纬纱缺失,形成横向空隙。
特征:
三、染色及后整理瑕疵
色差
匹间色差:不同布匹颜色不一致。
边中色差:布边与中间颜色差异。
类型:
检验标准:ΔE>1.0(按AATCC标准判定)。
色渍/油污
色渍:染料溅射形成的点状污斑。
油污:深色油渍,多含反光。
特征:
经柳/纬档
经柳:经纱染色不均,纵向条状色痕。
纬档:纬纱问题,横向带状色差。
特征:
磨痕/擦伤
特征:后整理机械刮擦导致的局部发白、起毛。
四、特殊瑕疵(色织布专属)
对花不准
特征:花型接缝处错位(如格子错开≥1mm)。
主因:纱线张力不均或织机校准失误。
色纱混错
特征:图案中误用其他颜色纱线,破坏花型。
检验:核对工艺单纱线排列顺序。
现场检验要点
光源:D65标准光源下,验布机速度≤20m/min。
标记:瑕疵处贴箭头标签,注明类型(如"A"=色差,"B"=断经)。
抽样:每批次按GB/T 2828.1 Level II 抽样方案。
关键提示:色织布瑕疵需结合花型综合判断——例如跳花在素色布中易忽略,但在对称格纹中极其明显。